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内容

2025座舱芯片排名,碾压SA8295的芯片层出不穷

冰戈3周前 (06-15)最新动态1090

本文转载自:https://www.sohu.com/a/847510194_121124477 侵权速删


过去的一年,座舱芯片领域加速内卷,虽然高通仍然一枝独秀,但联发科和英特尔都持续向高通发出挑战,英伟达也加入竞争。实际上座舱与智驾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还有Chiplet的出现,让这种界限彻底消失。

我们来盘点2024年有重要意义的座舱芯片,首先是年初英特尔的Automotive SoC,然后是2024年进入量产阶段的全球首颗4纳米座舱芯片:联发科的MT8676,年中则有英伟达的Thor系列,Thor系列目前已知有5个版本,分别是Z、U、S、X、Super,其中Super可能难产,性能最低的Thor-Z做座舱芯片也是可以的,当然目前Thor系列有些杂音,年底则有联发科的全球首颗3纳米座舱芯片:CT-X1,还有高通的4纳米Elite Cockpit。

车机芯片跑分排行榜

图片来源:安兔兔

我们先来看安兔兔的车机芯片跑分排行榜,这是以整个车机系统跑分成绩来排名的,自然要包含RAM存储和Flash存储,括号里面的就是存储,比如第一名的就是12GB的LPDDR5加上1TB的Flash。第一名是加了独立显卡的,这样评比不够公平,不过即使没有独立显卡,第二名的英特尔的13800HAQ依然可以碾压高通SA8295P,跑分差距超过50%。还必须指出,高通的SA8295和SA8255都是QNX+安卓,应该是QNX虚拟机加安卓,虚拟机大大降低了软件适配性,跑分性能下降了不少。

CPU是最重要的,座舱芯片重大变化都在CPU部分,其余部分变化很小。座舱CPU架构基本上都是ARM垄断。

ARM内核架构变化历史

来源:佐思汽研究整理

一般而言,这些架构到量产上车大约需要3-4年的时间,国际大厂会快一点,国内目前A76+A55还是主流,稍微先进的厂家是A78+A55。有些大厂有自知之明,自知没有能力和高通之流竞争,如德州仪器和NXP,仍然停留在A72时代。

2025年座舱芯片排名

来源:佐思汽研究整理

高通的Elite没有确切资料,无法排名,估计和英伟达的Thor-Z差不多。Thor系列目前已知有5个版本,分别是Z、U、S、X、Super,CPU采用ARM服务器内核即Neoverse V3AE,核心数量依次是7、8、12、14、28,GPU算力依次是2.8、4.3、5.7、8.2、16.4TFLOPS,AI算力依次是360、550、730、1050、2100 TOPS@INT8。Z应该是为座舱领域考虑的,AI算力不需要那么高。

英特尔的Automotive SoC预定是2024年底量产,不过2024年中有一款型号为13800HAQ的芯片出现,AQ大概率是汽车级质量,目前对13800HAQ几乎一无所知,但从型号可以判断是13代i7系列。

英特尔13800HAQ

13800HAQ这款芯片非常怪异,5核心10线程,基础频率3.00GHz,L3缓存居然还有24MB,要知道14核心的i7-13800H的L3缓存还是24MB。

AMD方面有新出的V2000嵌入式系列是针对汽车领域的,不过更多考虑性价比,性能略有下降,价格应该也有下降。

V2000系列参数

来源:网络

2023年增加了2VA46,其余四款还是2020年的,不过2VA46只知道是6核心12线程。

联发科的MT8676有了确切消息,深圳广通远驰推出了基于MT8676的模组。

广通远驰基于MT8676的模组

图片来源:广通远驰

来源:网络

MT8676采用8核心设计,大核心是Makalu,实际就是Cortex-A715,小核心是A510,代号klein。实际上很可能MT8676是天玑8300的车机版,天玑8300采用台积电第二代4nm制程,采用8核CPU架构,包括4个主频最高达3.35GHz的Cortex-A715大核和4个主频为2.2GHz的Cortex-A510能效核心。天玑8300还支持旗舰级的LPDDR5X 8533Mbps 内存和UFS 4.0 内存以及多循环队列技术(MCQ)。天玑8300搭载6核Mali-G615高性能GPU,这是联发科的重大提升,之前与高通的GPU一直差距很大,这次大幅度提升,1400MHz下Mali-G615 mp6能做到2150GFLOPS的强大性能,车机里考虑功耗自然要降低频率,但1800GFLOPS的GPU算力足以碾压SA8255了。MT8676还具备5G通讯能力,达到目前最顶的3GPP R-16标准,性价比极高。

高通依然独占市场,但挑战者越来越多了。中国汽车电子的先进程度是全球最高的,远超欧美,更不要说日韩了,要做中国市场,就要最先进的产品,这是中国人的荣耀,也是压力。

免责说明:本文观点和数据仅供参考,和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偏差。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有观点、数据仅代表笔者立场,不具有任何指导、投资和决策意见。


https://www.difans.cn--迪粉之家免责声明
1.网站信息来源:网站上的文章或信息可能来源于网络转载,旨在传递信息,并不代表网站赞同其观点或确认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使用这些信息,必须保留版权等法律责任。
2.信息准确性:网站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网站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依据。
3.链接网站:网站上的链接可能推荐其他网站内容,网站对这些网站或资源的可用性负责,也不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对于使用这些网站造成的任何损失,网站不承担责任。
4.版权声明:网站上的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网站,网站将予以删除。
5.法律适用:本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归网站所有。若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6.免责声明:用户在网站发布的帖文、图片等内容,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的法律责任,网站对内容的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7.评论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表的评论,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本网站的相关规定,不得发布违法、违规、侵权、虚假、恶意攻击等不良信息。本网站对用户评论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自行承担因评论内容产生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有权对违规评论进行删除、屏蔽等处理,并保留追究相关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
8.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邮件至admin#difans.cn(#替换成@)
9.具体免责条款详见https://www.difans.cn/byd_ym/543.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迪粉之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difans.cn/post_byd_car/584.html

“2025座舱芯片排名,碾压SA8295的芯片层出不穷” 的相关文章

天玑汽车座舱平台CT-Y0安兔兔跑分泄露 车芯性能榜空降第一!

天玑汽车座舱平台CT-Y0安兔兔跑分泄露 车芯性能榜空降第一!

近日,安兔兔官方表示,在安兔兔车机版后台发现了代号为MT8673的联发科车规级芯片跑分。在搭配12GB内存以及128GB存储的情况下,MT8673跑分达到了1149043分。对比7月份安兔兔车机版车规级芯片榜单来看,MT8673的成绩已经超过了8295,直接拿下了现阶段车机芯片榜单性能第一名,成为当...

比亚迪腾势 Z9 轿车上市:易三方、英伟达 Orin X 芯片、BAS 3.0+ 超人类驾驶辅助,33.48 万元起

比亚迪腾势 Z9 轿车上市:易三方、英伟达 Orin X 芯片、BAS 3.0+ 超人类驾驶辅助,33.48 万元起

在今天的广州车展上,D 级科技豪华旗舰轿车腾势 Z9 正式宣布上市,官方指导价 33.48 万元起。插混:1100 四驱 Ultra 版 41.48 万元1100 四驱 Max 版 36.48 万元1100 四驱 Pro 版 33.48 万元纯电:630 四驱 Max 版 38.48 万元630 四...

比亚迪王朝网销量将破200万台!刷新上汽大众历史纪录

比亚迪王朝网销量将破200万台!刷新上汽大众历史纪录

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在11月18日宣布,比亚迪王朝网车型在2024年1至10月的销量已经达到158万辆,占据了公司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整个比亚迪公司的销量更是突破了300万辆大关,而王朝网的销量预计到年底将达到200万辆。这一成绩有望超越上汽大众在2017年创下的173万辆年度销量纪录,标...

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成车主

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成车主

比亚迪汽车于今日举办了“三十而立,感谢同行”的庆典活动,庆祝比亚迪成立30周年以及品牌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也成为首家跨越千万大关的新能源车企。第1000万辆下线的比亚迪新能源车是一台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市的腾势Z9豪华轿车,而它的主人是“游戏科学”创始人、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

比亚迪:明年将推出新一代刀片电池

比亚迪:明年将推出新一代刀片电池

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中亚地区总经理曹爽在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期间接受 CGTN 采访时表示,2025 年比亚迪计划推出新一代刀片电池,将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并延长电池本身的使用寿命。据IT之家了解,刀片电池(The blade battery)是比亚迪于 2020 年 3...